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重要部署,宜宾学院团委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于2025年7月5日组织“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在吴鹏、王红艳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赴宜宾市筠连县丰乐乡中心村开展为期15天的教育帮扶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暑期夏令营开班仪式——筑梦启航
经过周密部署与精心筹备,7月7日下午,团队在丰乐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暑期夏令营活动,50名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活动现场,主持人介绍了本次夏令营的具体流程安排。丰乐乡人大主席王旭、妇联副主席母敏出席活动,王旭强调,开办暑托班是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旨在切实解决家长暑期“看护难”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助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团队成员充分发挥青年先锋模范作用,创新采用"1+1+N"破冰模式(1名团员带领1名少先队员结对N名儿童),通过双向自我介绍环节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在互动中,志愿者们以《小英雄雨来》等红色故事为载体,用温暖笑容传递党的关怀,用真诚话语诠释青年担当,迅速建立起“党、团、队”三级联动的情感纽带。这一做法既是落实“七彩假期”专项行动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深化“三下乡”活动实效的有力举措,更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帮扶全程的创新探索。
非遗文化——漆扇:传承之美绽光芒
“清水荡漾,大漆晕染。”调色、晃动、定型,每一个步骤都充满惊喜。在团队成员们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持白扇轻轻晃动,漆料在扇面缓缓延展,洁白的扇面就“绽放”出五彩的花朵、绚丽的云霞。制作漆扇的过程中,孩子们沉浸于传统工艺的魅力,感受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非遗文化在他们心中落地生根,绽放新的光彩。
此次活动以暑托班开班仪式为序章,以非遗传承为精彩注脚,正式拉开了本次乡村教育帮扶之旅的帷幕。实践是青年成长的最好课堂,基层是青年担当的广阔舞台。团队成员秉承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深入基层练就过硬本领,以“自找苦吃”的青春姿态,擦亮宜院学子的责任底色,为丰乐乡注入青春动能,让高校育人资源与地方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