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情快讯 >> 正文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青春成长” ——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防灾减灾专项实践活动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5-07-20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全面提升青少年安全素养与应急避险能力,2025年7月17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联合筠连筠连县气象局、应急管理局、丰乐乡综合应急救援队,以“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青春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活动。此次活动立足“校地协同、多元联动”机制,旨在通过“理论宣讲+情景模拟+实战演练”三维模式,切实推动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双向赋能”转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青春动能。

防灾知识入乡村,精准科普润民心

活动当日,团队成员在丰乐乡人流量最大的街道,通过“问卷把脉+手册送技”精准模式,设计涵盖气象灾害识别等12项指标的问卷,以“一对一”访谈摸清村民防灾认知底数,据此调整宣传策略,重点强化预警信号解读与应急包配置指导。同时,编制大字号、多插图的《乡村防灾实用手册》,结合本地灾害案例,用顺口溜传授地震、山体滑坡等自救知识,并向村民讲解灾害现场的实际情况,指导村民正确使用救生设备。活动建立“村-组-户”三级联络机制,通过摆点及入户宣传,收集有效问卷1300余份,发放手册700余册,解答咨询300余人次,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响应”的基层防灾体系提供实践样本。

实地探滑坡灾害点,助力乡村防灾教育

实践团走进发生山体滑坡的灾害点开展安全调研,旨在探寻乡村防灾治理成果,为乡村防灾教育课程设计积累素材。在现场,成员们沿坡体上深浅不一的裂缝缓缓前行,醒目的黄色标记线清晰勾勒出危险区域范围,旁边“地质灾害监测点”的标识牌时刻提醒着潜在风险。这些灾后设置的防护标识,体现了当地防灾治理的细致与扎实。此次走访让团队直观了解了山体滑坡灾害的影响及灾后防护措施的实际应用,为后续设计贴合乡村实际的安全课程提供了鲜活案例,也深化了对乡村防灾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解码气象科技,筑牢乡村防灾根基

实践团前往筠连县气象局开展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气象监测技术在乡村防灾中的实际应用,掌握本地气候特征与灾害预警规律,为后续设计贴合乡村需求的防灾教育方案、优化基层应急响应机制积累专业素材。活动中,县气象局局长余国强对团队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副局长徐凯通对团队成员系统讲解了气象监测原理、本地气候特征及灾害预警体系,为成员们厘清气象数据与乡村防灾的关联逻辑,夯实调研理论基础。随后实践团与县气象局聚焦“极端天气下乡村应急响应机制”展开座谈,围绕如何让气象预警信息更精准触达村民、如何结合气象数据提升乡村防灾预案的针对性等核心问题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了乡村防灾工作中气象科技的应用方向。调研期间,在气象专家带领下,成员们实地探访了气象百叶箱、X波段雷达站等地点,这一关键观测点,直观了解气温、湿度等基础气象数据的采集过程,深刻认识到精准气象监测对乡村防灾的基础性作用,为后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推动乡村防灾教育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防授技强防灾,防震演练促减灾

实践团联合筠连县丰乐乡综合救援大队在丰乐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综合应急培训,内容涵盖森林防火、山体滑坡等山区易发的多种险情。活动中,救援大队的老师们为小朋友们系统讲解森林防火要点,包括野外火源管控、初期火情处置等实用知识;同时详细演示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动作与逃生路线规划,强调“伏地、遮挡、手抓牢”的核心要领。

随后,现场模拟突发地震险情,团队成员们有序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地震逃生演练,孩子们在小老师们的引导下,迅速按规范动作躲避、有序撤离至操场空地,完成从室内避险到户外集结的全流程模拟。演练结束后,救援大队向留守儿童们展示了干粉灭火器的“提、拔、握、压”使用步骤和隔热服的穿戴技巧,并邀请孩子们亲手操作消防器材,在互动体验中掌握火灾初期扑救与个人防护的实用技能。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应急知识科普与防震技能演练,提升乡村儿童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为构建安全校园、筑牢乡村安全防线奠定基础。

此次防灾减灾专项实践活动,以校地协同为纽带,将专业指导与乡村实际深度融合。从防灾知识入户到灾害旧址调研,从气象科技探秘到应急技能演练,实践团用多元形式织密基层安全防护网,让防灾意识融入日常、扎根民心。未来,宜宾学院将依托学科专业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防灾教育课程化、实践项目常态化,让青年学子在参与基层安全治理中锤炼本领,以更扎实的行动助力构建全民防灾体系,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