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乡村振兴战略坐标,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2025年7月奔赴宜宾市筠连县丰乐乡中心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教育帮扶与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高校智识+校地联动”为纽带,通过播撒教育火种、浸润生态理念、守护安全防线、汲取红色力量,既为乡村群众带来实在帮扶,也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鲜活课堂和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成长熔炉,用行动诠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
01课堂耕耘希望 绘彩暑期时光
7月5日至20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聚焦乡村留守儿童教育刚需,通过作业辅导、语言实践夯实知识根基,借助素养拓展、心理引导健全人格,依托非遗体验、科学探索激发兴趣,以安全守护、家国启蒙厚植情怀。
青年志愿者化身“引路人”,让知识星火照亮乡野,用陪伴暖阳温暖童心。这一举措不仅为留守儿童留下美好记忆,让学子在实践中强化担当,填补乡村暑期教育空白,更推动青年在“知行合一”中体悟教育公平的时代内涵,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02生态赋能乡村 童心守护绿水
7月11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团队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在丰乐乡中心村开展“生态赋能乡村·童心守护绿水”主题活动,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通过把节水护水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向孩子们细致讲解,让环保政策深入人心;借助分类挑战游戏,让垃圾分类知识在轻松氛围中入脑入心;组织孩子们参与乡村环境清理,使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至85%。此次政校协同开展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大学生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更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诠释。
此次活动让生态意识在孩童心中深深扎根,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凝聚起“党政引领、高校助力、全民参与”的绿色合力,为建设和美乡村增添光彩、注入动能。

03禁毒防艾 青春同行
7月12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携手宜宾市公安局禁毒缉毒大队、筠连县禁毒大队开展“禁毒防艾·青春同行”主题活动。活动旨在筑牢乡村健康防线,以实际行动守护乡村安宁。
活动现场,禁毒民警带着仿真毒品模型向村民和孩子们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成瘾机制,深刻揭示毒品对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以及社会稳定的毁灭性危害,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毒品的凶险。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的“禁毒飞行棋”游戏,将防艾禁毒知识融入其中,孩子们在欢快的游戏互动中,轻松掌握了相关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此次活动不仅让乡村群众掌握了实用的防护技能,还让高校学子在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有效提升了村民的禁毒防艾防范意识,从思想根源上筑牢了健康屏障。


04童安护航 构筑成长屏障
7月15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携手丰乐乡政府民政办、妇联、中心校、丰乐乡派出所,共同开展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
活动聚焦防溺水、防性侵、心理健康等关键领域,共同构建起 “家校社警” 四位一体的保护格局,以多方合力为孩童筑牢安全屏障。精准破解了家庭指导缺位、学校资源不足、社会参与松散等乡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难题。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乡村实际情况,针对性地传授防溺水自救技巧、防性侵自我保护方法以及心理健康调节知识。场景演练模拟真实情境,让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应对危险的技能;建立起长效的资源联动机制,确保保护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此次活动不仅是大学生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次创新探索,更成功探索出校地协同的未保新模式。用实际行动为乡村孩童撑起了一把坚实的 “保护伞”,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05聆听红色故事 传承奋斗精神
7月16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基层走访老党员,为青年学子搭建起触摸历史、感悟红色文化的平台,带来深刻的精神洗礼与思想淬炼。
成员们怀着崇敬之心,聆听了55年党龄的李泽云讲述奋斗故事,以及54年党龄的李连书分享奉献经历。两位老党员用数十年的坚守,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让大学生们在鲜活往事中回望艰苦卓绝的奋斗时光,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
这场走访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更是红色基因的接力传承。青年学子接过老党员的“精神火炬”,意味着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既是对过往奋斗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同时深化了对党的认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为自身成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06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青春成长
7月17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联合筠连筠连县气象局、应急管理局、丰乐乡综合应急救援队,成功举办“第十七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防灾减灾专项活动,以校地协同之力,为乡村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活动聚焦青少年群体,创新采用“理论+模拟”的高效模式,确保青少年切实掌握防灾减灾技能。实践团深入丰乐乡,广泛开展防灾知识宣传,实地调研山体滑坡灾害点,详细了解防灾治理成效,为后续的防灾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在筠连县气象局,实践团成员与气象专家展开深入交流,围绕气象灾害的预警、防范等内容进行探讨,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素材,为乡村防灾教育增添了专业支撑。此外,实践团联合救援大队开展应急培训,通过地震逃生模拟、火灾扑救演练等形式,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熟练掌握实用的防灾技能,增强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此次防灾减灾专项活动,通过校地协同、多元联动,将专业指导与乡村实际紧密结合,有效织密了基层安全防护网,让防灾意识深入人心。这不仅为乡村安全体系建设贡献了坚实力量,也让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了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双向提升。



07调研探路明方向 服务扎根暖民心
7月18日,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同步对丰乐乡展开了深入的实地调研,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
团队先后参观走访了丰乐乡中药材基地、王家沟水库、鹿井沟等地,全方位了解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在与中药材基地相关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中,团队成员详细知晓了中药材从种植、日常管理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深刻认识到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对于带动乡村经济、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为后续校地协同助力产业升级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此次行动将调研与服务有机融合,实现了 “调研知民情、服务暖民心” 的双重价值。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乡村的发展,也让实践团成员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乡村的认识,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宜宾学院“虹光筑梦・童伴随行”三下乡实践团的旅程,是青年学子响应时代号召的生动写照。他们走出“象牙塔”、深入田间地头,在与乡村群众的相处中,体悟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明白“青春的价值在于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为人民福祉倾情奉献”。这段经历是青年一代对时代使命的作答,当青春扎根基层沃土,便能在服务人民、贡献社会中汲取养分,绽放绚丽华光。这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引导学子在实践中锤炼作风,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把论文写在乡村大地上”成为新时代青年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