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团情快讯 >> 正文

“织缕承古韵 非遗启新堂” 宜宾学院“遗韵新声”非遗编织学堂顺利开班

来源:网络 发布日期:2025-11-02 点击量:

为激活传统技艺生命力,厚植校园文化底蕴,校团委以“学习手工编织,传承中华非遗文化”为主题开设“遗韵新声”非遗编织学堂。“遗韵新声”非遗编织学堂以学期为单位,采取每周定期授课方式,持续为在校学生提供非遗文化学习与实践平台。首期课程分别在临港校区育人综合体314教室和江北校区初心楼506教室组织开展,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系统掌握手工编织技艺,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非遗编织学堂特别邀请深耕手工技艺教学多年的王盼盼老师授课。她以手工编织的文化脉络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释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重量——从承载民族生活智慧的传统纹样,到凝结世代审美情趣的编织技法,让在场学员直观感知这项技艺背后的文化基因。同时,王老师结合自身与编织相伴的经历,分享技艺如何磨砺心性、沉淀专注力,将“传承”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情感与坚守,让学员们深刻理解当代青年在非遗保护中的责任与使命。

实践环节中,王老师细致拆解钩针、线材等工具的特性与使用技巧,通过教学视频演示与现场手把手指导,将起针、绕线、锁边等核心技法清晰呈现。学员们从最初的生疏试探,到逐渐掌握针与线的配合节奏,指尖翻飞间慢慢勾勒出编织作品的雏形。大家不时相互交流技巧,分享尝试中的心得,课堂内满是专注与探索的氛围。不少学员表示,首次接触手工编织便被其独特魅力吸引,不仅在动手过程中收获了乐趣,更体会到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耐心与匠心。

“遗韵新声”非遗编织学堂从基础针法到创意作品设计,课程将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感受非遗之美,既锻炼动手能力与审美素养,更推动非遗文化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一针一线串联古今,一课一程延续薪火,宜宾学院正以这样的实践,让非遗编织技艺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